共享充電寶的商業(yè)模式分析
一,發(fā)展歷程
共享充電寶最早始于13年,16年開始初具規(guī)模,市場資本開始大量介入。
截止目前,「三電一獸」發(fā)展最好:街電,小電,來電,怪獸充電。
二,早期階段的商業(yè)模式
1,賣充電寶
不靠收取租金來賺錢的,而是「賣」給用戶的。早期可還充電寶的地方非常有限,很多人借了之后沒有機會還回去,導(dǎo)致持續(xù)的扣費,最終相當于自己直接花錢買下來了,甚至比直接去買一個要付出的錢還要多。
2,賣充電線
早期的充電寶大多不會自帶現(xiàn)在常用的3個充電頭(Micro-USB,USB-C,Lightning),所以除了借充電寶,你還需要自己買線花錢,這里面線材利潤就很高了。
3,收押金玩金融
另外有一種模式就是大額收取用戶的押金,然后把押金投入到金融市場中賺錢,這個階段的押金不是瞬間就可以退的,大多要等幾天。
以上幾種模式顯然是讓用戶進行了「不正?!沟南M,沒有人希望這樣來「租」充電寶,使用成本太高了,因此也做不大。
三,相對成熟的商業(yè)模式
1,收租金
還是根據(jù)時長收租用費,但是收入比以前翻了幾倍,這是什么原因?qū)е碌模亢竺嬷v催化劑的時候會解釋。
2,收廣告費
隨著使用共享充電寶的人越來越多,廣告商開始愿意在充電寶上投廣告了,廣告的投放形式主要是在借還充電寶的機器、App、小程序、公眾號等。
四,行業(yè)發(fā)展催化劑
催化劑1:信用介入
信用體系的介入,依托支付寶和微信的信用背書,很多共享充電寶可以免押金租用了。押金免除后,愿意嘗試使用的用戶自然就多了很多倍,這樣租金的收入也就放大了很多倍。
催化劑2:補貼降級
隨著想做共享充電寶的玩家減少,補貼也就逐漸減少,租金也可以漲得更高,客單價就起來了,成本回收周期大大降低。
五,為什么能盈利
1,硬件成本
共享充電寶的成本很低,硬件成本只有幾十元,充電寶柜的成本僅幾百元,按如今的租金價格,幾個月成本就收回來了。
共享單車成本也要幾百元,但是與充電寶的不同在于,除了每天風(fēng)吹日曬的消耗外,還有被人為損毀、偷竊的風(fēng)險。
2,維護成本
共享充電寶跟共享單車比近似沒有維護成本,一是本身很難損壞,二是運輸調(diào)度的成本也極低,畢竟體積那么小,一個快遞騎手都能帶幾十臺去完成多個定點補充任務(wù)。
再看共享單車的維護成本就天壤之別了,要完成故障維修、車輛調(diào)度與回收等等都是既耗時又耗人力。
六,談?wù)勑枨髨鼍?/strong>
借用共享充電寶是個偽需求嗎?
很多人會說,自己帶個充電寶就好了,但人常常缺乏計劃性,并且會因為很多臨時狀況導(dǎo)致手機耗電加大,而出門在外手機沒電又是非常大的痛點。
舉幾個例子:
1,臨時朋友聚會
好基友突然約見面,大家打幾局游戲,手機很快就沒電了。
2,餐廳等位
智能手機的出現(xiàn)極大的降低了人們排隊、等位的成本,因此愿意排隊、等位的人也越來越多,當然這也增加了手機電量的消耗而增強了補電的需求。
3,舉個身邊同事的例子
有個同事在一天下午連續(xù)開了3個工作會,期間還用手機給會上的同事展示文檔,等到下班時手機只剩6%的電了。他回到自己工位時和周圍人沒能借到充電寶,但又很想早下班回家,于是他最后選擇了去寫字樓下的一個商鋪借了共享充電寶。
第二天,他付了10元租金(因為隔夜了),但是他自己認為這10元花的很值,因為既可以早回家又沒耽誤在地鐵上看視頻。
七,行業(yè)風(fēng)險
1,電池技術(shù)突飛猛進。
2,絕對巨頭的進入,例如:阿里,美團。